作者: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5-07-23 09:23
兒歌曰:搟得粗,切得厚,女婿喝了光脹肚;搟得厚,切得粗,女婿喝了哇哇哭;搟得薄,切得細,女婿恣得想唱戲。孩子們又吆喝:新媳婦,手別抖,小心菜刀想切手;新媳婦,心別慌,先切手,再切姜,切個指頭熬鍋湯。
新媳婦進門,意味著新家庭成員融入家族體系,而廚房作為家庭生活的核心場所,新媳婦初下廚便成了她正式開啟家庭主婦角色的關鍵一步。
通常,新婚后第3天或第7天,新媳婦一般要下廚,在婆婆指導或監督下,親手為全家準備一頓飯。烹飪過程中,婆婆會耐心教導新媳婦如何生火、切菜、調味,還會分享一些家族獨有的烹飪秘訣。新媳婦一邊小心翼翼嘗試,一邊認真記下這些要點,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。家人也會幫忙打下手,有的幫忙洗菜,有的幫忙端盤子,廚房里充滿歡聲笑語,洋溢著濃濃親情。
飯菜端上桌時,全家人圍坐一起,共同品嘗新媳婦的手藝。盡管新媳婦可能因為緊張或經驗不足,飯菜味道并不完美,但家人們都會給予高度贊揚和鼓勵。
以前的魯西南地區,新媳婦第一次下廚往往是給家人搟面條。這一天,鄰家看熱鬧的孩子們早擠滿了廚房,一見新媳婦拿起搟面杖,大家便齊聲吆喝一陣。一看新媳婦拿起菜刀,大家又吆喝一陣。新媳婦又慌又怕,面條搟得又粗又厚,往往是一不小心還切了手,新媳婦又羞又痛,婆婆忙叫人把媳婦再送回洞房去。
新媳婦初下廚這一民俗,是一場烹飪活動,更一種情感紐帶,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家庭的重視。同時,也展現了中國人對和諧人際關系的追求。無論是家庭內部的團結互助,還是鄰里之間的和睦相處,都在這一活動中得到了充分體現。
文/孔偉建 圖/王世會